鲜奶成“毒奶”?当心这个致病菌!
?
布鲁氏菌病(又称“布病”)的潜伏期通常为1周至4周,少数情况下可能延长至数月,具体时长与感染途径、菌株毒力及个体免疫力有关。该病潜伏期内可能无症状。农业农村部将布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,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,与艾滋病、疟疾等传染病并列,传播能力较强。感染的羊、牛、猪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。
布病治疗专家、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主任医师德胜表示,喝、挤鲜牛奶或者鲜羊奶不一定会感染布病。此外,从临床病例情况来看,居家种菜、养花施肥过程中也可能会感染布病菌。“一些人喜欢养花,购买的化肥里可能存在羊粪,在施肥的过程中也有可能接触感染、患上布病。布病菌在自然环境中,不干预不消毒,阳光不暴晒,可能最多存活18个月。”这些都是布病的传播途径:
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播: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、阴道分泌物、娩出物,或在挤奶、剪毛、屠宰及加工皮、毛、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,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;也可因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。经消化道传染: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、水或食生乳及未熟的肉、内脏而受染。经呼吸道传染。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,可引发呼吸道感染。除此之外,苍蝇携带、蜱虫叮咬,也可传播此病。
北京工商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系副主任侯殿志表示,网购现挤鲜奶的行为健康风险较高,原因在于现挤鲜奶即生奶未经任何专业杀菌处理,在电商平台销售和运输过程中,容易因冷链中断、包装破损或源头污染而滋生致病菌;另外,源头动物健康状况也无法追溯。侯殿志讲述:“食用这种网购的现挤鲜奶会存在引发布鲁氏菌病(症状包括发烧、关节痛、疲劳)、食物中毒(如腹泻、呕吐),或更严重的并发症(如关节炎或生殖系统问题)的风险,尤其对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,风险更大。”侯殿志还表示,从营养学角度来说,现挤的牛奶和市面上售卖的牛奶营养价值是一样的。“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优先购买标有‘巴氏杀菌’或‘UHT灭菌’的预包装奶制品,并检查生产日期、保质期及生产许可信息。”在个人防护上,如果接触过生奶,立即洗手并监测症状;如有发烧、腹泻等不适,及时就医(可进行血液检测)。尽量避免食用未经标准化处理的奶产品。
在日常生活中,多留意以下细节,可预防布病:
现挤鲜奶谨慎喝。有些患者虽然知道现挤的羊奶要煮沸后才能喝,但他们将羊奶煮沸后,又倒回盛鲜羊奶的器皿里,结果感染了布鲁氏菌。最好不买、不饮用未完全消毒的牛奶、羊奶。生肉、半熟肉不要吃。充分的烹调对于预防布病很重要,最好不要吃生肉或半熟肉。切肉、洗肉有讲究。切生肉的案板、盛生肉的碗,不与其他餐具混用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